導熱油酸值檢測 導熱油運動粘度檢測
華謹檢測有良好的內部機制,優良的工作環境以及良好的激勵機制,由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率的人才組成,優勢:快捷(1-3天可以出結果)準確(檢測結果經多名工程師審核,確保誤差降至)(出具的檢測報告具有法律效應)公正(檢測報告嚴格為客戶保密,不受外力干擾,不參與買賣)
檢測范圍
熱導油,熱媒油、傳熱油、熱載體油、高溫導熱油、烷烴類導熱油(長鏈烷烴導熱油、環烷烴導熱油)、合成型導熱油(烷基型導熱油,烷基萘型導熱油,烷基聯型導熱油,聯和聯低熔混合物型導熱油,烷基聯型導熱油)、礦物油型導熱油等。
導熱油四大常規指標包括:運動粘度、值、殘炭、閃點。
1. 導熱油的運動粘度是導熱油在規定條件下的稀稠程度及流動性。運動粘度的目的主要是判斷其是否達到粘度上限,由于過熱超溫或氧化都可能使導熱油的粘度發生變化。當粘度過高時,不僅使低溫啟動所需要動力增大,循環泵的運轉負荷加大,而且易使循環系統中的介質流速降低,邊界層厚度增大,一旦爐管內有導熱油的流速處于層流狀態,容易導致邊界層過熱,加劇油的劣化,同時導致鍋爐內傳熱惡化,造成進一步的過熱和爐管結焦。因此,運動粘度允許使用的質量指標為不大于40mm2/s(40℃)。對于L-QB和L-QC類規定停止使用的粘度上限為大于50mm2/s,之所以這樣規定,是由于分析了大量在用導熱油后發現,大多數L-QB和L-QC類在用導熱油當運動粘度達到50mm2/s時,殘炭已超過1.5%,容易在受熱面結焦、積碳,影響鍋爐安全、節能運行。對于L-QD類規定停止使用的粘度上限為大于60mm2/s,主要考慮到L-QD類有一些產品在未使用時,40℃粘度比較大,但在高溫工作條件下其粘度可以維持在一個適當的范圍內。
2. 導熱油的值是用于其氧化程度及對金屬腐蝕性的指標。在開式循環系統運行條件下,在用導熱油與空氣接觸后受到氧化會導致其值升高,并進而影響在用導熱油的熱穩定性,縮短其使用壽命。原《有機熱載體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規定,在用導熱油的值應不大于0.5%。然而研究實驗表明,在沒有水存在的情況下,系統內的在用導熱油一般不會因為值較高而對傳熱系統金屬產生明顯腐蝕;在有水分存在的情況下,當其值達到1.5mgKOH/g以上時,導熱油對金屬會產生微量腐蝕,但在高于水的飽和溫度狀態下,由于水分以氣態存在或被排出系統外,對金屬基本上不腐蝕。大量實際運行情況的調查表明,導熱油值不大于1.5mgKOH/g時,對鍋爐及系統安全運行基本不影響。因此,GB24747標準將停止使用的值控制指標由0.5mgKOH/g放寬至1.5mgKOH/g。
3. 導熱油的殘炭是評價導熱油生成聚合物的程度。它是由多環芳烴、膠質、瀝青質和樹所組成的混合物,在空氣不足的條件下加導熱油,完全蒸發燃燒,受強熱作用裂解、脫氫、縮合而成的焦炭殘渣的數量,用重量百分比表示。殘炭值的大小可大致判定導熱油在使用中的結焦傾向。結合其他指標可以判定導熱油的精制深度,精制深的導熱油殘炭值小。但導熱油中氮、硫、氧化物、膠質、瀝青質及多環芳烴含量較多時,殘炭會有所增加,炭質也較硬。在用導熱油發生氧化后,氧化產物更容易發生裂解、聚合等反應,使殘炭增大。另外過熱也會導致油品熱裂解而造成殘炭的增大,因此殘炭總是隨著變質程度的加深而增大。在鍋爐及系統設計合理,運行操作正確的情況下,對于采用閉式循環系統而言,在工作溫度不超過所使用導熱油允許使用溫度,油品的殘炭增長緩慢,可獲得較長的使用壽命。但對于開式循環系統而言,如果膨脹槽內的油溫較高(例如高于60℃),則油品很容易發生氧化,并導致油品在未發生過熱的情況下,也會使殘炭較快增長。當油品的黏度增大時,其流動性降低,爐管壁上的液膜增厚,液膜溫度升高,也容易導致殘炭,縮短其使用壽命。
4. 導熱油的閃點是導熱油蒸發生成的蒸氣和空氣混合,在和明火接觸時出現的閃火現象,此時導熱油的溫度即為其閃點。而閃點按照試驗方法又可分為開口閃點和閉口閃點(一般開口閃點比閉口閃點高20~30℃)。在我國,常用導熱油由于基礎油品種差異,閃點大多在130℃至220℃之間,當系統發生泄漏時,即使是高閃點的導熱油,因為其實際使用溫度絕大多數高于閃點溫度,所以閃點也就不是考量安全方面的主要因素了。在正常運行條件下,導熱油在密閉的系統中使用,缺少燃燒三要素之一的氧氣就不會燃燒,一旦高溫油發生泄漏接觸到氧氣就很容易發生著火的事故。因此,定時對導熱油系統各部位,特別是閥門、法蘭連接處等監測維護,防止泄漏,并按時對在用導熱油指標進行檢測,才是保障系統安全運行的首要條件。